关键词优化:为什么要提升网页的加载速度?
2015-3-31 22:18:10 点击:
网站没权重、没流量,我们首先想到要解决的便是原创内容的获取和更新、高质量外链的发布和互换,然而经常被我们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网站的浏览体验究竟怎样?关键词优化排名小编分享。
谈到浏览体验,网页加载速度必然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人喜欢浪费时间在等待上面,尤其是我们特别讨厌打开很慢的网页。这是很明显的事实,并不需要拿出什么来证明,你也可以看到等待不仅仅在纯心理上影响用户(降低对网站的信任度、认为它是低质量的),而且也会在生理上带来负面影响(用户可能变得急躁、血压升高[译者注:好可怕])。结果,加载缓慢的页面带来的结果就是:用户流失、利润降低、品牌受损。
搜索引擎曾做过很多研究,用以揭示性能带来影响的重要性。如果你暂时并不相信速度就是金钱,则请继续往下看:
一、网页加载缓慢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许多性能专家来说,监测页面加载速度与业绩的关系已经是一项持续已久的工作。一般检查这个关系用的方法是 A/B 测试(A/B testing,也叫分离测试、分桶测试):让一部分用户访问一个页面,同时让另一部分用户访问看起来一样但经过速度优化的页面,然后分别测量各个部分的结果,如利润、新用户数量、订阅数、转化率,或者其它有关业绩的数据。结果你会发现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倒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挑战,而是没有人愿意让用户访问一个故意降低体验的页面。
来自 Bing 的一项研究
微软的 live.com 经过重新设计和品牌塑造,bing.com 就诞生了。在旧站隐退的同时,微软有机会给它做了一个关于页面加载速度的实验。实验的过程就是人为的将搜索结果页面延迟一定时间再推送给用户。
他们将页面打开时间分别延迟 50ms 一直到 2s。结果清晰的表明缓慢的体验都给各个指标带来了负面影响,包括利润、首次点击时间、用户满意度和其它。
在微软的实验中,延迟时间跟影响大致是线性关系:延迟时间越长,情况越糟糕。他们特别注意到『首次点击时间』要比人为延迟时间几乎要慢一倍。这意思是说,如果页面慢了一秒,用户就必须要等两秒才能与页面进行交互。在这段时间中,用户可能会被如手机等其它事情打断,没法继续完成你希望他们进行的下一步行为。
最后,提到了钱,微软的实验表明,慢一秒就意味着 3% 的利润损失,两秒则超过 4%。
Google 的案例
Google 和 Yahoo! 对他们的搜索做过类似实验,人为地增加搜索结果出现的时间。这些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Google 的实验特别指出两点:
对指标的影响会随时间增加而变得更糟糕。用户往往能接受头几次打开页面时有点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搜索量增长数逐渐减少甚至用户不再访问。
即使实验过后恢复原来的速度和体验,搜索量也不会马上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这个实验有个『恢复期』,因为实验期间一些离开了的用户选择了竞争对手的服务而且不回来了。这就是为什么改善性能那么重要,也说明了人为制造延迟是件棘手的事并不适合长期实验。
Yahoo 的案例
虽然前面的研究都跟搜索有关,但缓慢页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适用于大部分页面和站点。
另外一个实验是 Yahoo! 对其旗下一个门户网站所做的。一旦页面打开速度慢了 0.4s,就有 5% - 9% (根据不同浏览器和网络条件有所不同)的用户在页面打开时就流失掉。也就是说在页面完全打开之前(onload 事件执行之前),用户就通过点击后退按钮或者其它地方跳到了别的页面,而不是继续等待。
二、提高速度带来的正面影响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关于加载速度缓慢的页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但更有意思的是去研究提高页面速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页面速度和搜索引擎优化(SEO)
前些年,Google 宣布页面加载速度成为了影响排序的指标之一。一直以来 Google 致力于给用户最优秀的搜索结果,这次的做法也不例外。如果有两个通过用户检索字符串命中的质量一样的页面,Google 则会把打开速度快的页面排在前面,因为用户如果可以选的话当然会选择快的那个。
这意味着现在性能成为了SEO(搜索引擎优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现在你所读到的任何关于 SEO 的文章都会涉及到性能优化。
将『快』作为网站的一个特点
既然页面加载速度影响着利润、用户满意度和心情、SEO 等其它体现着网站是否成功的指标。这意味着不能再把性能优化作为一种补充,而是作为一件预先考虑或准备好的具体行动。
而最好的战略就是把「快」作为网站的一个特点,就像站点里那些很炫的插件一样。
Google 把页面加载速度作为付费和非付费搜索排序的指标,是因为他们在搭建自己的网站时充分意识到「快」的重要性。他们声称速度在 Google 搜索建立之初就已经是最重要的决策。他们了解缓慢带来的负面影响,「快」带来的优势,并且据说他们已经将「快」作为了所有由他们出品的产品中最重要的特点。
写到最后:内容建设和外链建设必然衡量网站是否成功很关键的因素,但是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先做好网页的响应速度,为以后SEO流量突飞猛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谈到浏览体验,网页加载速度必然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人喜欢浪费时间在等待上面,尤其是我们特别讨厌打开很慢的网页。这是很明显的事实,并不需要拿出什么来证明,你也可以看到等待不仅仅在纯心理上影响用户(降低对网站的信任度、认为它是低质量的),而且也会在生理上带来负面影响(用户可能变得急躁、血压升高[译者注:好可怕])。结果,加载缓慢的页面带来的结果就是:用户流失、利润降低、品牌受损。
搜索引擎曾做过很多研究,用以揭示性能带来影响的重要性。如果你暂时并不相信速度就是金钱,则请继续往下看:
一、网页加载缓慢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许多性能专家来说,监测页面加载速度与业绩的关系已经是一项持续已久的工作。一般检查这个关系用的方法是 A/B 测试(A/B testing,也叫分离测试、分桶测试):让一部分用户访问一个页面,同时让另一部分用户访问看起来一样但经过速度优化的页面,然后分别测量各个部分的结果,如利润、新用户数量、订阅数、转化率,或者其它有关业绩的数据。结果你会发现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倒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挑战,而是没有人愿意让用户访问一个故意降低体验的页面。
来自 Bing 的一项研究
微软的 live.com 经过重新设计和品牌塑造,bing.com 就诞生了。在旧站隐退的同时,微软有机会给它做了一个关于页面加载速度的实验。实验的过程就是人为的将搜索结果页面延迟一定时间再推送给用户。
他们将页面打开时间分别延迟 50ms 一直到 2s。结果清晰的表明缓慢的体验都给各个指标带来了负面影响,包括利润、首次点击时间、用户满意度和其它。
在微软的实验中,延迟时间跟影响大致是线性关系:延迟时间越长,情况越糟糕。他们特别注意到『首次点击时间』要比人为延迟时间几乎要慢一倍。这意思是说,如果页面慢了一秒,用户就必须要等两秒才能与页面进行交互。在这段时间中,用户可能会被如手机等其它事情打断,没法继续完成你希望他们进行的下一步行为。
最后,提到了钱,微软的实验表明,慢一秒就意味着 3% 的利润损失,两秒则超过 4%。
Google 的案例
Google 和 Yahoo! 对他们的搜索做过类似实验,人为地增加搜索结果出现的时间。这些实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Google 的实验特别指出两点:
对指标的影响会随时间增加而变得更糟糕。用户往往能接受头几次打开页面时有点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搜索量增长数逐渐减少甚至用户不再访问。
即使实验过后恢复原来的速度和体验,搜索量也不会马上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这个实验有个『恢复期』,因为实验期间一些离开了的用户选择了竞争对手的服务而且不回来了。这就是为什么改善性能那么重要,也说明了人为制造延迟是件棘手的事并不适合长期实验。
Yahoo 的案例
虽然前面的研究都跟搜索有关,但缓慢页面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适用于大部分页面和站点。
另外一个实验是 Yahoo! 对其旗下一个门户网站所做的。一旦页面打开速度慢了 0.4s,就有 5% - 9% (根据不同浏览器和网络条件有所不同)的用户在页面打开时就流失掉。也就是说在页面完全打开之前(onload 事件执行之前),用户就通过点击后退按钮或者其它地方跳到了别的页面,而不是继续等待。
二、提高速度带来的正面影响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关于加载速度缓慢的页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但更有意思的是去研究提高页面速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页面速度和搜索引擎优化(SEO)
前些年,Google 宣布页面加载速度成为了影响排序的指标之一。一直以来 Google 致力于给用户最优秀的搜索结果,这次的做法也不例外。如果有两个通过用户检索字符串命中的质量一样的页面,Google 则会把打开速度快的页面排在前面,因为用户如果可以选的话当然会选择快的那个。
这意味着现在性能成为了SEO(搜索引擎优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现在你所读到的任何关于 SEO 的文章都会涉及到性能优化。
将『快』作为网站的一个特点
既然页面加载速度影响着利润、用户满意度和心情、SEO 等其它体现着网站是否成功的指标。这意味着不能再把性能优化作为一种补充,而是作为一件预先考虑或准备好的具体行动。
而最好的战略就是把「快」作为网站的一个特点,就像站点里那些很炫的插件一样。
Google 把页面加载速度作为付费和非付费搜索排序的指标,是因为他们在搭建自己的网站时充分意识到「快」的重要性。他们声称速度在 Google 搜索建立之初就已经是最重要的决策。他们了解缓慢带来的负面影响,「快」带来的优势,并且据说他们已经将「快」作为了所有由他们出品的产品中最重要的特点。
写到最后:内容建设和外链建设必然衡量网站是否成功很关键的因素,但是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先做好网页的响应速度,为以后SEO流量突飞猛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 上一篇:关键词排名:如何进行外链建设? 2015/3/31
- 下一篇:百度排名:新站排名三部曲之破而后立,打破平衡原理 201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