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父母,永远养不出好孩子
2018-1-11 19:47:16 点击:
今天的早读我们提到了,现在顶级名校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同质化,而且这些精英学子越优秀反而越焦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目前的局面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学校、师长以及教育大环境这三个方面来解答。租父母
亲爱的各位书友好,今天起,我们将一同共读《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一共分为12章,你可以根据我所拆的10个主题点,每天阅读一章到三章。建议今日阅读完第二至四章,第22页至第69页。
在开始之前,你不妨思考以下问题:租临时演员
1.顶级名校的招生标准是怎么确定的?
2.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赢家,他们会怎么做?找人扮演角色
虽说常春藤盟校的大一新生青春活力、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区别已经很小了。他们拿着全A的成绩,会说几门外语,热衷体育和慈善,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共性?关键在于招生标准。
学生从孩提时代到青春期,从大学到进入职场,不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结果,无不受制于大学招生这根指挥棒。
可以说,如今我们的大学招生录取标准支撑起了整个教育系统,或者说教育围绕着招生而运转。而你是否好奇,今日的招生标准从何而来?
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常春藤盟校还不是如今意义上的常春藤盟校。它们位于美国东北部,是有着浓厚区域性的院校。
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虽然也有绅士后代或者他们本身就是新绅士,但更多的富家子弟并不会考虑选择这些学校。
但随着工业经济的爆炸式发展,原有的地方性精英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全国性的精英。
为了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阶级地位,上层社会开始用学校来作为一道门槛。他们提高了招生门槛,例如要求考察小语种,要求提供学生照片、教师推荐信,更强调家庭背景,减弱学术能力的比重等等。
虽说学生也是凭着入学考试成绩来决定录取情况,但是像拉丁语、希腊语这类“偏门”科目,那些公立学校根本不会提供。
因此,美国大部分高中毕业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被名校录取。但如果一位学生来自“对口学校”,比如私立高中,不管他的成绩有多糟糕,还是有机会被录取。
可以说,招生标准是学校为了保证录取到来自美国中西部新教背景家庭的孩子,而不是录取到来自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勤奋的草根”而设定的,这样一个“自私”的想法,导致了现有的招生标准。
作为一名学生是被动的。他们之所以会参加体育、艺术或者领导能力的活动,其动力并非源自内心对这些精神的信仰,而是因为这是通向名校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招生标准必然会引起家长的焦虑——他们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担忧。在大部分人眼中,大学名气越响亮,教学质量越高。
想要让孩子进入名校,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从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的赢家之一。
在此情况下,就会产生两种父母——直升机式父母和溺爱式父母。
直升机式父母是指他们经常对孩子批评、施压,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而溺爱式父母则是为孩子包办一切,盲目赞美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这两种父母在中国也十分常见。但在作者看来,表面上这两种父母的做法大相径庭,本质上却是一样的。
不论是张开双臂拥抱孩子,还是攥起拳头给孩子施压,都是源自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一种冲动。
当一个孩子有着这样的父母,他们就会倍感压力,想要追求完美。然而,他们追求完美只是为了极力消除父母或外界对自己的不满。
父母兴许也没意识到,不论是过度批评还是溺爱,都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只有自己成功才值得被爱。
作者说他父亲是一位移民,同时也是一位常春藤盟校的教授。当作者取得耶鲁大学教职的时候,他以为父亲应该对他满意了。
不料才过了几个月,他的父亲就开始询问他什么时候会发表论文,这时作者才意识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永远不能填满孩子“我是最优秀的”渴望。
除了大学招生标准和父母期望的原因之外,大学实行的教育也是精英学子同质化和极度迷茫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大学课程是如何设置的?主要是学分制。
因此,在进入大学时,学生最想了解的就是我要拿到大学文凭需要修到怎样的学分,而老师的主要责任也是帮助学生了解学分要求,接下来的事情,那就靠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
虽然表面上看,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因此有着充足的选课自主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在于现如今大学里开设的课程多半都是为了让你找到好工作。
这和学校想要提升自己学校的排名密不可分。
随着大学院校的增多,大学的竞争也与日俱增,学校需要有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来为自己加持。
因此,精英高校并没有兴趣培养过多的探索者,如思想家、诗人、牧师、非营利组织工作者甚至教授。
他们对学生职业发展所采取的态度是,重视收入,淡化职业的个人价值体现。可以说,大学的课程设计根本没有一个坚定的长远目标,更没有能力去定义一位受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除了学校因素,教授也不重视教学。他们在乎的是课题研究,他们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没必要去考虑他们研究领域之外的事情。
正如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里·R·路易斯所说的:“大学已经忘记,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
事实上,大学已经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本质。”
这就是当今精英学子的无奈。如果想让自己成为赢家,他们就要接受这样的结果,这是大环境及普遍性赋予他们的,他们无法简单地Say No。
亲爱的各位书友好,今天起,我们将一同共读《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一共分为12章,你可以根据我所拆的10个主题点,每天阅读一章到三章。建议今日阅读完第二至四章,第22页至第69页。
在开始之前,你不妨思考以下问题:租临时演员
1.顶级名校的招生标准是怎么确定的?
2.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赢家,他们会怎么做?找人扮演角色
虽说常春藤盟校的大一新生青春活力、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区别已经很小了。他们拿着全A的成绩,会说几门外语,热衷体育和慈善,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共性?关键在于招生标准。
学生从孩提时代到青春期,从大学到进入职场,不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结果,无不受制于大学招生这根指挥棒。
可以说,如今我们的大学招生录取标准支撑起了整个教育系统,或者说教育围绕着招生而运转。而你是否好奇,今日的招生标准从何而来?
在非常早期的时候,常春藤盟校还不是如今意义上的常春藤盟校。它们位于美国东北部,是有着浓厚区域性的院校。
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虽然也有绅士后代或者他们本身就是新绅士,但更多的富家子弟并不会考虑选择这些学校。
但随着工业经济的爆炸式发展,原有的地方性精英开始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全国性的精英。
为了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阶级地位,上层社会开始用学校来作为一道门槛。他们提高了招生门槛,例如要求考察小语种,要求提供学生照片、教师推荐信,更强调家庭背景,减弱学术能力的比重等等。
虽说学生也是凭着入学考试成绩来决定录取情况,但是像拉丁语、希腊语这类“偏门”科目,那些公立学校根本不会提供。
因此,美国大部分高中毕业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被名校录取。但如果一位学生来自“对口学校”,比如私立高中,不管他的成绩有多糟糕,还是有机会被录取。
可以说,招生标准是学校为了保证录取到来自美国中西部新教背景家庭的孩子,而不是录取到来自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勤奋的草根”而设定的,这样一个“自私”的想法,导致了现有的招生标准。
作为一名学生是被动的。他们之所以会参加体育、艺术或者领导能力的活动,其动力并非源自内心对这些精神的信仰,而是因为这是通向名校的必经之路。
这样的招生标准必然会引起家长的焦虑——他们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担忧。在大部分人眼中,大学名气越响亮,教学质量越高。
想要让孩子进入名校,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从众多孩子中脱颖而出的赢家之一。
在此情况下,就会产生两种父母——直升机式父母和溺爱式父母。
直升机式父母是指他们经常对孩子批评、施压,他们坚信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严格的、有秩序的、受监督的过程。而溺爱式父母则是为孩子包办一切,盲目赞美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这两种父母在中国也十分常见。但在作者看来,表面上这两种父母的做法大相径庭,本质上却是一样的。
不论是张开双臂拥抱孩子,还是攥起拳头给孩子施压,都是源自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的一种冲动。
当一个孩子有着这样的父母,他们就会倍感压力,想要追求完美。然而,他们追求完美只是为了极力消除父母或外界对自己的不满。
父母兴许也没意识到,不论是过度批评还是溺爱,都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只有自己成功才值得被爱。
作者说他父亲是一位移民,同时也是一位常春藤盟校的教授。当作者取得耶鲁大学教职的时候,他以为父亲应该对他满意了。
不料才过了几个月,他的父亲就开始询问他什么时候会发表论文,这时作者才意识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永远不能填满孩子“我是最优秀的”渴望。
除了大学招生标准和父母期望的原因之外,大学实行的教育也是精英学子同质化和极度迷茫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大学课程是如何设置的?主要是学分制。
因此,在进入大学时,学生最想了解的就是我要拿到大学文凭需要修到怎样的学分,而老师的主要责任也是帮助学生了解学分要求,接下来的事情,那就靠学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了。
虽然表面上看,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因此有着充足的选课自主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在于现如今大学里开设的课程多半都是为了让你找到好工作。
这和学校想要提升自己学校的排名密不可分。
随着大学院校的增多,大学的竞争也与日俱增,学校需要有影响力的优秀毕业生来为自己加持。
因此,精英高校并没有兴趣培养过多的探索者,如思想家、诗人、牧师、非营利组织工作者甚至教授。
他们对学生职业发展所采取的态度是,重视收入,淡化职业的个人价值体现。可以说,大学的课程设计根本没有一个坚定的长远目标,更没有能力去定义一位受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除了学校因素,教授也不重视教学。他们在乎的是课题研究,他们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自己的研究方向,他们没必要去考虑他们研究领域之外的事情。
正如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里·R·路易斯所说的:“大学已经忘记,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使命。
事实上,大学已经不能够证明自己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本质。”
这就是当今精英学子的无奈。如果想让自己成为赢家,他们就要接受这样的结果,这是大环境及普遍性赋予他们的,他们无法简单地Say No。
- 上一篇:父母与子女,究竟谁在成就谁 2018/1/11
- 下一篇:焦虑的父母,正在毁掉自己的孩子 2018/1/11